记录户外登山系列第八篇—-费县长庆崮大寨山等几处石碑碑文整理

户外登山时,经常会遇到古人生活过的遗址,比如躲避战乱的山寨遗迹,或者损毁的庙宇的遗址。看似断壁残垣,如果仔细寻找,就会发现,附近散落的石碑,往往会记录一段历史。户外运动大寨山朝阳洞登山环越见上篇

(探索费县历史遗迹:张凤祥的摄影网站上的一篇详细文章,记录了作者在费县长庆崮和大寨山等地的户外登山经历,特别关注了古人生活遗址中的石碑。文章通过作者拍摄的石碑照片和对碑文的辨识与整理,向读者展示了这些石碑所记录的历史故事。其中,包括了记录战乱中乡民避难和抗击土匪的《重来长庆崮碑》和《重修天台山玉皇殿山神殿灵官庙碑记》,以及体现古人封山育林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封山石碑》。此外,还有记录老君崖村保护古树故事的《老涧崖石碑》。这些碑文不仅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也反映了古人的书写习惯和文化特色。)

费县大寨山长庆崮崮顶,有古人躲避战乱修建的山寨,也有道教的道观,山神庙等庙宇建筑,年代久远,房屋倾颓,现在只剩下房屋的基础部分了。我曾经好几次登上长庆崮,在山顶发现了几处石碑,我把石碑拍照,合成图片,辨识碑文内容,整理后,发上来,供大家参考。这些照片的拍摄和整理是在2018年。

长庆崮长庆崮崮顶相对平坦,山寨遗迹清晰可见。

重来长庆崮碑

重来长庆崮碑

为保证图片清晰度,我把石碑分成十几个区域分别拍摄,再合成为一张图片。图片像素可以做到很大,放大也很清晰,原图有八十多兆。碑文如下:

重来长庆崮

今夫秦肴函、郑虎牢,晋有表里山河之固。易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

费北鄙紫金关前有伟峰,矗凌云霄,佥称曰长庆崮,固东蒙最险要之雄区也。前清道咸洪杨猖獗,先大人汉三公随王父晋卿公率乡人避乱其上。忆尔时,相以垂髫騃童,每逢烽烟告警,辄随先大人摧旗帜、列围墙、放号炮,以招聚乡人,忽忽者已六十余岁矣。宣统辛亥岁,清祚沦迁,海内鼎沸,相由豫返鲁,仍率吾乡老幼妇孺,佥来此山,得保生命于枪林炮雨之中。此山殆与吾乡人有夙缘也。昔羊公登岘山而隕涕,余亦登此山而隕涕。余之隕涕与羊公同,特其人之贤不肖不同耳。嗟乎,世运当晦盲之秋,不能抒宏䣭以扶倾定危,而从恃山之险峻,以苟全性命,陋甚矣。呜呼,山历千古而不易,而余则深望山岳有灵,常保护吾乡人与此山而终古也,则幸甚。

   邑人河南候补主簿王相如少卿氏撰并书

   邑人监生王纯如篆额

   寨总王相如副总等等,管账管副等等,队长等等,巡查等等。(人名不一一列举)

王相如撰写碑文并书丹,王纯如题写的篆体碑额。

长庆崮石碑

重修天台山玉皇殿山神殿灵官庙碑

这块石碑,也在长庆崮顶,损坏严重,已经四分五裂了,缺失了好多文字,好在,联系上下文,可以补阙一二,有的地方不是重要的文字,所以,文章依然通顺。碑文如下:

重修天台山玉皇殿山神殿灵官庙碑记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理有固然,从来善举,所以有创,尤贵有困也。

费北鄙有大寨,古名天台山,在紫荆关前,此山萃然突起,矗凌云霄,左注紫荆河,右低朝阳洞,后有高阜深壑,彩霞时出;前有巉岩峭壁,捷猿愁攀;云来气接五岳,月出光通四海,诚为东蒙最险之雄区也。于道咸年间,洪杨猎獗,乡人避难于此,有王先生相如,字少卿者,时当髫年,即携旗帜,循围墙,协其先人防卫保守,寨赖无恙,此时乡人已受其赐矣。平靖之后,合乡创修  玉皇殿  山神殿  灵官庙 于其上,迄今六十余年矣。自世界一新,国号为民,土历螽起,经过之处,焚掠一空。适先生由豫返○(鲁),乡人公举为寨总,又避难于其上,先生胆识过人,刚明果决,于是督众○(守)卫,昼夜不殆,与贼相持十余年,既当枪林弹雨,未尝避险危,全寨之人不遭匪劫者,固因山险,蒙   神祐,而以赖先生之力也。至民国十六年,饥馑荐臻,迫不得已,遂率众下寨,各谋生活,股匪因得盘踞○(其)上,殿宇焚烧, 芣○○修,曷胜浩叹,至二十一年,民众避匪○之四?,方者在外日久,赋黄○而叹,葛苗虽欲旋归,而匪气未熄,无家可奔,遂兴意恢复此寨,民众公举王树樟为寨总,李楼岳成杰王树兰为副总,随购枪械,于是年二月初○日复上此寨,又经年余,土匪绝迹,始得各归其家,以向困苦○○可惨,今则地面肃清,善士诸君见庙貌倾圯,目击○(神)伤,愿输资则,装塑神像而修补之,遂即鸠工,庇村不数日而二吉峻,则善举不诚有创,尤贵有困乎?后之人能嗣○○○,庙与山同终古矣。

住持道人 侯圆相 暨徒侄 任明寅 叩立

前清庠生  彩臣张凤文  撰文,蒙阳村夫  子明任继文  书丹

首事人    ○旗长,王树楷,王树檀

            红旗长  孙柏○,王庆○

            ○旗长  王树榆,赵智稳

           白旗长  曹聚廷,李长余 王振远,陈永勤

          黑旗长  张清高  张请汉  曹瑞隆 陈爱堂

         木匠 李彩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荷月上浣之吉    曹德廷

这两通石碑,互为照应,相互印证。第一块,是王相如撰写碑文并书写,碑额篆字《重来长庆崮》为王纯如书写,记录王相如带领乡邻到长庆崮躲避战乱,抗击土匪的故事。第二块,描写了王相如之后,选举王树樟做为寨总,躲避战乱,恢复太平后,重修天台山玉皇殿山神殿灵官庙的事迹。小时候,学历史课本,都把太平天国起义,说成是正面的农民起义,从这两块碑文的记载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民众是把他们看成土匪的,他们其实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重修天台山玉皇殿山神殿灵官庙碑,碑文由前清庠生张凤文撰写,文字书丹是蒙阳村夫,任继文。任继文这位老爷子,字写得漂亮,人还特别谦虚,自称山野村夫。

长庆崮顶还有一块石碑,全部是篆体字书写,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不好辨认,就没有整理。以上两块碑文,经过逐字逐句考证,已经破费功夫了,难免有错漏之处,还请大家包涵,欢迎留言斧正。如果您能指出错误,请一定不吝赐教,敬请留言,谢谢。

爬山的时候,在别处也有遇到的石碑。前几年爬塔山,从葫芦崖下来,是二郎道的垭口,靠近葫芦崖的一侧,有一块封山石碑,整理了一下碑文,发到这里。二郎道葫芦崖塔山现在都已经进入到天蒙景区里面了,旅游线路几经修改,游客已经很少走到这里了。

费县封山石碑

封山石碑

封山碑记

告白:

四方亲友知悉:凡庙○之山,皆为庙地,东至五彩山东,西至挂心橛子,南至山前村庄,北至望海楼子,俱已分水为界,生长草木,原作公用,数十年来放牧戕伐,竟无留遗,濯濯者俱成童山矣。今众人共议,切禁六畜,不许入山放牧,不许戕伐,如违议不尊,顽梗不服,董事人联名敛钱禀官究治,不宽贷,勿谓言之不预也。至合犯规罚钱若干,开列于后:

如有拾柴伤害草木者罚钱十千

撒牛驴入山践踏草木者罚钱五千

流荡妄意逐羊入护山内者罚钱十千

骡马各罚钱一千

猪罚钱三千

后学韩学讳撰并书

董事人  (共十四人名单略)    仝立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仲冬上浣之吉

从以上碑文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注重封山育林,保护生态,值得后人学习。这个封山的范围很大,从封山的四至可以看出,自晚清至今,费县的县域划分,并没有改变。到现在,五彩山东,是费县,沂水县,沂南县三县交界;挂心蹶子,现在的大云蒙峰,是费县,蒙阴,平邑的三县交界;望海楼以北,就是现在的椿树沟,椿树沟沂蒙山鏊子煎饼,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现在归蒙阴县。封山碑记中的四至以内,恰是费县的地盘。

以上碑文还可以看出古人的书写习惯,同音字很多时候都能通假,不像现在那么讲究每个字都要严格区分用途。比如“俱已分水为界”的“已”是“以”的通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如果你看到古文中,音同字不同,不要以为是古人写了错字,是古人的用法和现代人不同,同音字不同用途的,在古人看来并无二致。还有,古文字的书写,多一笔少一笔,加减笔画,是常有的事情,比如这个《封山碑记》的“碑”字,顶上就少一撇,这都很正常。林则徐书写的西安碑林的《碑林》,就少一撇。康熙乾隆题写匾额,很多时候也爱加减笔画。鲁迅题写的厦门大学的校名,门少一点,学没有宝盖头,这都是正常的。

下面一则石碑,来自费县的一个小山村,老君崖村。这块石碑,现在老君崖村村头,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老君崖石碑

老涧崖石碑

老君崖村,晚清的时候,村名还叫老涧崖,现在逐渐逐渐叫成了老君崖,村民大多姓董。碑文如下:

老涧崖

尖山流脉一涧开,松树在此非人栽。
远近传说是神树,来往憩之契心怀。
庚忠动心欲卖树,合族敛钱买出来。
自兹以往谁想去,同族共盟到堂阶。

董氏同立
首事人常振廷    董秉岳书
大清同治四年孟夏月

老君崖村,原名老涧崖村,在许家崖水库东侧,寺湾村以东。在梁山齐眉崮的南侧,古涌泉寺的上庙所在地(涌泉寺还有个下庙,在西寺湾村北,相距二里地)。古涌泉寺有一棵古干虬枝、饱经风霜的老松树,胸径1.2米,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据说它的树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枝杈已经变成了暗红色,成了一棵老神树,很有灵气,没有人敢砍伐它。这棵老神树,和老君崖村的老神树,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古时候,梁山齐眉崮上,住着三姐妹,她们是松树仙子,都非常爱美,喜欢打扮自己。有一天,为了争夺一把梳子,三姐妹互相争吵起来,一时失和,各自赌气出走。老大气性最大,走得最远,去了东南方向十几里的天井汪村。老三也朝东南方向走,走了三四里地,到了老君崖村,被一个洗衣裳的妇女看到了,惊奇地喊道:“哎哟,可了不得啦!这棵树还会走路唻!”天机被人识破,无法继续前行,只好就地扎根。老二心地善良,留恋故土,没走多远,就在梁山齐眉崮南侧的古庙门口扎下了根。姐妹三人都现身松树,从此天各一方,无法团聚。(三姐妹神树的故事,参考海曲上人的文章《沂蒙百崮—齐眉崮》,在此致谢。)

这则石碑,记录了老君崖村一董姓村民,欲偷卖老君崖村的这棵古树,被同村人制止的事情。碑文朴实无华,接近打油诗,这样,更容易被村民读懂,反而能更好地起到教育后人的作用。

好了,先写到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补充。

谢谢阅读,回到首页。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