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西藏旅游,计划了很长时间,从去年暑假开始准备租车AA制自由行,由于人少没有成行,于是计划今年四月初,看林芝桃花,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了六月份,错过了林芝桃花节。想到七月份暑假开始后,西藏旅游的人太多,于是提前出发,在携程报团(携程费县门店水月16658689567),6月20日临沂飞拉萨,6月27日返回,来回八天。
网页内导航 目录
第一天 费县到拉萨
第二天 大昭寺布,达拉宫
第三天 卡定沟,色季拉山口,鲁朗小镇
第四天 苯日神山,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五天 巴松措,拉萨《文成公主》演出
第六天 纳木错 ,念青唐古拉那根拉山口
第七天 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
第八天 拉萨飞临沂回费县
布达拉宫。从药王山上望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在宗角禄康公园看布达拉宫。
加拉白垒峰,在鲁朗小镇珠江酒店拍的。
傍晚时分加拉白垒峰的日照金山。
绿宝石一样的巴松措。
念青唐古拉山。
纳木错。
羊卓雍措。
一 第一天 6月20日,费县到临沂飞拉萨,住拉萨阳光酒店
临沂飞拉萨的飞机,西藏航空经停成都的,下午四点多起飞,到拉萨晚上十一点多,拉萨贡嘎机场到拉萨市里一个多小时,入住后得凌晨以后了。更换机票,在携程选不上合适的,于是报落地拉萨参团,机票自己购买。选华夏航空的联程机票,在成都中转,成都到拉萨段为西藏航空,到达拉萨贡嘎机场下午六点,在成都天府机场中转时间两个小时,托运两个大件行李,需要取行李重新托运,时间有点紧张,但是够用。在临沂出发时,飞机晚点约半个小时,曾一度担心影响到下一个航程,好在赶上了航班,成都天府机场T2,在15号行李转盘对面,有中转行李托运处,重新托运行李后,赶到登机口,等了十分钟,就开始登机了。
以下是一组在飞机上拍的一组图片。
飞机上拍的,位置大约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桌井筒镇成都平原城市群联络线S401附近。
飞机上拍的雪山。位置大约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班觉县。进入拉萨的飞机,坐左侧靠窗位置,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脉。我是没有约到左侧座位。
飞机上拍的连绵雪山。
飞机上拍的巴河镇,主河道上尼洋河,支流是从巴松措流过来的巴河。尼洋河带着黄色的泥沙,颜色偏黄,从巴松措流下来的河水,还带着巴松措的翠绿,两河颜色略有不同。以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为界,尼洋河向东流,流经林芝,然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向西流,流经拉萨,然后汇入雅鲁藏布江。巴河和尼洋河交汇的地方的高速出口,是22日我们去林芝鲁朗小镇中午吃饭的地方,也是24日去巴松措中午吃饭的地方。我20日在十万米高空的飞机上拍到了这张照片,也是巧合了。
在飞机上拍的高原湖泊,位置大约在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冲桑乡阿布朗村附近。这两个湖应该是无人涉足的地方。
落地贡嘎机场后,携程有安排接机。到达拉萨市里并办理入住阳光酒店,酒店在西藏大学附近,从酒店出来转转,时间是晚上八点多,太阳还没有落山。
拉萨市东部,这里靠近拉萨河。
拉萨河,落日余晖照亮了市区建筑。
西藏大学在拉萨河边,时间是晚上九点,路上亮起路灯。
三角形的建筑是拉萨圣地天堂洲际酒店。
二 第二天 6月21日,上午大昭寺,下午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游览需要提前十天预约,随机分配进入布达拉宫的时间。自驾游来拉萨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十天预约布达拉宫门票,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布达拉宫票务预订系统》实名预约,十天之内很难约到票。选一号线,可以看两个楼层,随机分配游览入园时间,要提前到入口处等待。我们是下午一点参观布达拉宫,上午先游览八廓街和大昭寺。
八廓街的路灯,是转经筒造型。
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在藏语中,“八廓”是“中转经道”的意思。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
八廓街
大昭寺
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是指821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与吐蕃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是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在拉萨设立的首座驻藏大臣官署,位于大昭寺东北侧八廓街附近,藏语称“冲赛康”(意为“可见集市的房子”)。该建筑为三层藏式院落,兼具居住与办公功能,是清廷治理西藏的核心行政机构。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匾额,内容是:抚远绥疆。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天井小院。
民族团结石榴巷1号点,在大昭寺入口。习大大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大昭寺内部建筑。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释迦牟尼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金顶。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大昭寺。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佛殿最初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而建的。“大昭”的名字据说与始于15世纪的“传昭大法会”有关。
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被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现供奉于大昭寺。
中午在拉萨的团餐,下午去布达拉宫。
在药王山上看布达拉宫。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位于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供有药王菩萨,而且山顶的招拉笔笔洞寺为业医喇嘛所居。
药王山上看五十元人民币同款的布达拉宫。五十元人民币布达拉宫图和现场拍摄角度完全对的上,说明人民币图案在此取景。
在布达拉宫广场,正面拍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布达拉宫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建于631年, 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重建布达拉宫,往后不断扩建逐至形成现之规模。
布达拉宫按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共计1267间房舍的大型宫堡式建筑群。建筑主体工程有白宫和红宫两大系统,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白宫围绕红宫的建筑形制,体现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建筑及宫藏文物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布达拉宫雪城花园。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宫殿入口。
在布达拉宫看拉萨广场,广场中央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布达拉宫红宫前面的小广场。
从布达拉宫出来,从布达拉宫北门下山。
在布达拉宫看拉萨市区。湖面是宗角禄康公园。
宗角禄康公园看布达拉宫的北面。
拉萨阳光酒店大堂壁画。游览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后,回酒店休息,下午四点就回到拉萨阳光酒店,在酒店大堂拍的藏传佛教风格的壁画。拉萨阳光酒店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岗廓路1号,东侧紧邻拉拉萨河,北侧是拉萨会展中心,西侧是拉萨科技馆和电视台,西南方向是西藏大学,距离布达拉宫7公里。
三 第三天 6月22日,卡定沟,色季拉山口,鲁朗小镇,住鲁朗珠江酒店
早晨早出发,避开拉萨市通行最高峰的拥堵。
坐中巴车,一路向东,向低海拔的林芝出发,在中巴车里,拍沿途的风光。
随着海拔的降低,车窗外,绿意盎然。
沿途风光。
中午十二点半,巴河镇高速出口,我们在这里吃午饭。这里是雅叶高速巴河镇高速出口,也是去巴松措的路口。从巴松措流下来的巴河,在此处汇入尼洋河。20日坐飞机进藏时,曾在飞机上拍到壮观的尼洋河。
卡定沟景区入口的峡谷。林芝卡定沟天佛瀑布位于西藏318国道拉萨至林芝段距八一镇24公里处,海拔298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气候温湿宜人,雨水充沛,森林茂密夏季最高气温28℃冬季最低气温零下6℃,冬暖夏凉湿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卡定沟酥油灯景点。岩壁上现出酥油灯图案。
卡定沟天佛瀑布
瀑布
卡定沟神鹰。
卡定沟瀑布。
卡定沟观音像。
色季拉山口,色季拉山,山脉,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色季拉山西北方的尼洋河流域八一镇等与东南方的鲁朗镇等,气候不同,因此有的说八一镇是小皖北,鲁朗镇是小江南(西藏江南)。
在海拔4728米处的色季拉山口看南迦巴瓦峰,算是比较幸运,看到了南迦巴瓦峰的大部分。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
它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别称“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在中巴车上拍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南迦巴瓦峰。非常幸运,终于拍到了南迦巴瓦峰的主峰,直刺天空的长矛–南迦巴瓦!
继续前行,很快达到鲁朗小镇。
鲁朗小镇。鲁朗小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东部,距离八一镇约70公里,平均海拔3300米,总面积3152.02平方千米,被誉为“东方小瑞士”。藏语中“鲁朗”意为“龙王谷”或“神仙居住的地方”,小镇森林覆盖率超过80%,素有“天然氧吧”和“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鲁朗小镇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林芝鲁朗珠江国际酒店,鲁朗规模较大的一家酒店。
鲁朗石锅王总店,是上过央视的一家店,晚餐在这里吃。鲁朗石锅鸡,特色美食,食材是 藏香鸡,辅以手掌参、天麻等四五种药材,用慢火炖制,汤中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汤特别鲜美。炖鸡用的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
鲁朗小镇,上边是鲁朗小学。
群山环抱下的鲁朗小镇。
鲁朗小镇贡措湖边食肆林立。
小镇风光。
鲁朗小镇珠江国际酒店。。
鲁朗珠江国际酒店。
鲁朗小镇贡措湖
鲁朗小镇广州白云山集团的藏式养生古堡。
广州白云山集团的藏式养生古堡,远处是加拉白垒峰。
广州白云山集团的藏式养生古堡,远处是加拉白垒峰。
加拉白垒峰雪山。加拉白垒峰海拔7294米,是世界第85高峰,也是念青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外侧,与南迦巴瓦峰隔江对峙,两峰仅距20公里。加拉白垒峰的走向为东西弧形排列,主脊线上向南侧、西北侧增生着数条支脊,多为陡壁悬崖。山谷中 发育着数十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该地区冰川大都属于海洋型冰川,运动较快,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地势陡峭,因而冰、雪崩十分频繁。这里雨季较长,尤其是7、8、9三个月,几乎天天降水,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
加拉白垒峰日照金山。我们非常幸运,看到了南迦巴瓦主峰,看到了加拉白垒峰全貌,更看到了加拉白垒峰日照金山。手机拍摄。
加拉白垒峰日照金山。相机拍摄。日照金山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奇观,代表着希望、寓意着幸运、象征着幸福。当地人世代相传,如果有幸遇见日照金山就会幸运、幸福一整年。日照金山的出现对地理位置、季节时间、山体海拔、气象气候等条件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加拉白垒峰日照金山,无人机拍摄。日照金山,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通过反射、散射、吸收被大气削弱,太阳光线中的可见光部分(约400~700nm波段)包含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等有色光,并且波长由红光到紫光越来越短,而波长越短的光越容易被散射,所以,当可见光通过的大气时,波长较长的偏暖色的光(红光、黄光)更易通过,波长较短的偏冷色的光更易被散射,当暖光照射到雪山时,被山体反射,暖光就在人们的视觉中更加醒目,使得雪峰呈现出金色的光芒。
加拉白垒峰。太阳完全落山,金色消失,加拉白垒峰又恢复了圣洁冷峻的面容。
太阳落山后有点冷,回酒店休息。鲁朗珠江国际酒店大堂。
鲁朗珠江国际酒店客房服务,送来了红枣银耳羹和小点心。
四 第四天 6月23日,苯日神山景区,雅鲁藏布大峡谷,住林芝五洲皇冠酒店
从林芝出发,去苯日神山景区,尼洋河湿地公园。
尼洋河湿地,苯日神山景区内的景点,尼洋河在此汇入雅鲁藏布江。
尼洋河湿地公园
尼洋河湿地公园
尼洋河湿地公园
尼洋河湿地公园
尼洋河湿地公园
沿雅鲁藏布江去雅鲁藏布大峡谷。途径雅鲁藏布佛掌沙丘。雅鲁藏布江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河流水位低,部分河床露出地表。风力携带沙石,到达山麓的位置后,风力受到阻挡,风速下降,沙石沉积,最终形成了沙丘。这种沙丘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河流从上游侵蚀、搬运沙石,然后在山麓地带沉积,最终由风力进一步堆积形成沙丘。此外,佛掌沙丘位于 雅鲁藏布江 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
雅鲁藏布大峡谷起点。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深度最深的大峡谷。
南迦巴瓦峰,被云雾遮挡。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看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
千年古桑树生长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内的爱情广场区域,树高7.4米,径围达13米,枝叶繁茂但无果实,当地藏语称其为’布欧色薪’(意为雄桑树)。据典籍记载与民间传说,这棵古树相传为7世纪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为见证爱情所植,被视为当地吉祥物与爱情象征。作为峡谷景区重要自然资源,其枝干上常年悬挂着祈福哈达,已成为游客探访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标志性景观。
情比石坚桃树,它的名字和一个爱情故事有关,情是指那巨大石头中间的桃树,象征爱情的桃花生生不息,甚至撑破了巨石也要坚强的生长,所以叫情比石坚。这课桃树年纪不大,只有60岁,而且它的生日还可以准确到1950年的8月15日,那一天恰好是著名的墨脱大地震,震级为罕见的8.6级,地震导致山崩,而这块一分为二的巨大石头,就是山崩时一块脱离山体的岩石飞滚至此,恰好又有一颗桃苗在石缝中得以生长,才形成这一奇观。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江
南迦巴瓦峰
晚上回到林芝住下,住林芝五洲皇冠酒店。
五 第五天 6月24日,巴松措,回拉萨,《文成公主》演出
今天回拉萨,途径巴松措景区。
在林芝返回拉萨,途径4A景区巴松措。在路上看了一路的云海,在中巴车上拍的云海。
在中巴车上拍的云海。
巴松措的湖心岛。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 位于距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约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湖心岛。
巴松措
巴松措的帆船。
巴松措
巴松措湖水碧绿,像一颗美丽的绿宝石镶嵌在西藏高原。
巴松措碧绿的湖水。
巴松措
措宗寺。巴松措湖中心小岛,岛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措宗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十三世纪中叶,由宁玛派著名高僧桑杰林巴主持建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措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湖中城堡”,象征着这座寺庙的庄严与神秘。措宗寺不仅是宁玛派的重要寺庙,还供奉着天竺僧人莲花生大师。寺庙内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每一处都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沿着顺时针方向游览湖心岛,你可以看到格萨尔王战马留下的蹄印、剑刻在石头上的剑痕、“桃抱松”、“水葬台”、自然形成的藏文字母“字母树”、莲花生洗脸的神泉,以及宗教生殖崇拜的象征。
巴松措
巴松措湖心岛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巴松措。
回到拉萨还挺早的,还是入住拉萨阳光国际酒店。先吃晚饭,然后去看《文成公主》演出。拉萨《文成公主》大型实景演出剧场。剧场在布达拉宫对面的山坡上,广场可以远眺布达拉宫。九点来到剧场,太阳刚刚下山,看到了不错的晚霞。
文成公主演出。《文成公主》大型实景演出,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全剧分为五幕,时长约90分钟,演职人员共计800余名。
《文成公主》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全剧以壮丽的场面、恢宏的气势、跌宕的情节震撼人心,以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故事、婉曲的情感扣人心弦,把中国实景剧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作品深入汉藏历史文化、民族风俗、自然景观中发掘资源,以人工舞台结合自然山川,以高科技手段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戏剧、音乐、舞蹈和现代舞美手段融为一炉,构成华美乐章。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由汉族和藏族文艺骨干组成优秀主创团队,精心创作、共同打造。综合运用大唐歌舞和西藏地区流传久远的藏舞、藏戏等艺术形式,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配合人工舞台和高科技视听技术,将戏剧、音乐、舞蹈融为一炉。 演出场馆总建筑面积24611.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0余人观看表演。
演出晚上九点开始,演出完成晚上十一点了,携程有安排从酒店到剧院的接送。晚上住拉萨阳光国际酒店。
六 第六天 6月25日,拉萨去纳木错,那根拉山口,晚上住拉萨阳光酒店
早晨早点从酒店出发,去纳木错。途径那根拉山口。从拉萨出来,一路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峰位于东经90.6°,北纬30.4°,海拔7162米,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
念青唐古拉山脉那根拉山口。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 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 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可以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站在那根拉山口,是我们这次西藏之旅站到的海拔最高点。
念青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高度7162米。念青唐古拉峰有4个东西排列的峰顶,自西向东分别海拔7117米、7111米、7162米、7046米。在其周围还聚集着30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山形尖峭,巍峨峥嵘。其东南侧为羊八井—当雄深大断裂,相对高差2000米以上,使山体越发显得挺拔。山体高而狭窄,只有30千米宽,缺乏发育大型冰川的宽绰高山面积,只分布着小型冰斗型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峰位于东经90.6°,北纬30.4°,海拔7162米,在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
那根拉山口的公路
那根拉山口公路。
从那根拉山口看纳木错。
在那根拉山口看纳木错。
纳木错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61km²。“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纳木措所在的青藏高原,是起自于约7000万年前开始的造山运动中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挤压而隆起的产物。根据地质学的勘测资料和科学考察,纳木措地区属拉萨地体,以至少10亿年前的前寒武纪陆壳构成基底,经过漫长岁月,约在晚侏罗纪增生到部分羌塘地体上面 。纳木措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湖盆。其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2012的湖面约80余米。
纳木错。纳木措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中国五大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纳木措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藏北高原的东南部,西藏自治区的中部,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和其以北的当雄县和那曲市东南边界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约有60%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40%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措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纳木措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整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封闭性较好的内流区域
纳木错。纳木措南面有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像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
纳木错。纳木措面积1940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众多湖泊的第二位,周长约318千米,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 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据从事青藏高原湖泊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原本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的西藏色林措面积已达2391km²,较纳木措多出369km²,取代纳木措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高达4718米,高出第一大湖青海湖约1500米,最深处约120米以上,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纳木错。纳木措湖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构造湖泊,属内流湖。其湖盆呈西南—东北走向,西侧宽、东侧窄。纳木措湖的北面是高原丘陵,海拔约5000米~5500米,地势较平缓,其南面和东面是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谷地,海拔高度约4000米~4300米,自南向北逐渐增长,念青唐古拉山脉高约5500米~6000米以上,其主峰高达7000多米,形成了一天然屏障,所以尽管纳木措湖水面海拔高,但由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以东的阻隔而成为内流湖。
纳木错。纳木措是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最大水深达120米以上,湖水矿化度大致为1.7克/升左右,水质微咸,不能饮用,是中国仅次于青海湖、色林措的第三大咸水湖。纳木措是一个封闭式湖泊,湖区降水很少,日照强烈,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每年蒸发的水量为23.04亿立方米;入水途径有两部分,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一部分是流域内冰川的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总面积土地上降雨所形成的径流。
纳木错。多风是纳木措流域及其附近地区气候的显著特点,对比当雄和班戈的资料,多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为:当雄73.8天,班戈85.5天。大风日主要集中在12月至翌年5月,该时期当雄的大风日占全年的79.4%,班戈占全年的71.7%;一日之中大风常常发生在下午和傍晚,纳木措水面上风力尤为猛烈;纳木措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纳木错。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到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也在一天之内湖面大部分冰冻消失。纳木措地处藏北高原,每年冰封期长达5个月(完全封冻时间近3个月)。湖体完全封冻后,冰面厚达2米以上,不但可行人走畜,而且可行驶汽车。
纳木错
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圣湖和圣山遥相呼应。
纳木错景区。纳木错迎宾石(又名夫妻石)是位于西藏纳木错湖扎西半岛核心景区的标志性自然景观,因其特殊的地理形态与宗教文化内涵被称为“纳木措湖的门神”。该景观由两柱巨石构成,相传象征天门入口,在藏族神话体系中与纳木措女神信仰紧密关联,被视作掌管藏北草原财富的守护神 。当地商贩传统习俗中需先向迎宾石祈福,待“门神”许可后方可朝拜纳木措湖以求生意兴隆。
圣湖纳木错。
纳木错和白牦牛。
念青唐古拉
纳木错景区,巨型神龟。
念青唐古拉。游览完纳木错,原路返回拉萨。晚上住拉萨阳光国际酒店。
七 第七天 6月26日,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晚上住拉萨阳光酒店
早餐后,去日喀则方向的羊卓雍措和卡若拉冰川。
中途在山南的贡嘎休息一下。金字塔型的雪山很漂亮。
羊卓雍措。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307省道旁,距离拉萨市大约100公里,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平均深度约23.6米,蓄水量约16立方千米,湖岸线250千米,流域面积6100平方千米,湖水储量约160亿立方米。
羊卓雍措。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湖水和周围的雪山、蓝天融为一体,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
羊卓雍措。海拔4998米的冈巴拉山口观景台必须打卡,这里有羊湖的石碑,是观看湖面的最佳视角,也是行程的最高点,其实冈巴拉山顶的海拔是5030米,只要走几步就能到达,寻找不一样的拍摄角度,不过在这高海拔之地,有些人每走一步都感觉吃力,也需量力而行,山顶打卡后,就是一路下行,可一直到湖面,沿途也有观景台可停留。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湖面海拔4441米。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的红嘴海鸥。
羊卓雍措的红嘴海鸥。
红嘴海鸥。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红嘴海鸥和麻雀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
游览完羊卓雍措,继续向前,去卡若拉冰川,在路边发现一群野生岩羊。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为年楚河东部源头。地理位置为东经90˚17’,北纬28˚90’。卡若拉冰川主峰海拔7191米,卡若拉冰川的冰舌前缘海拔为5560米。山口南面6647米的卡鲁峰,是年楚河与羊卓雍湖的分水岭。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千米。
卡若拉冰川。卡若拉冰川属于宁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悬冰川,属于冰川地貌。在冰舌前缘的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形如”创床”的导轨。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飘缈处,一直延伸到离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蓝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虽然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的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由于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会在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
卡若拉冰川。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红河谷》拍摄时为了制造出真实的雪崩的情境,利用炸药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游人可以在游览时清晰地看见。而卡若拉冰川作为著名的古冰川之一,这个缺口再也不会被补上。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卡若拉冰川的雪线每年都会上移很大的一段距离。卡若拉冰川若干年后是否还会存在是让人十分忧心的一个问题。
下午返回拉萨,入住拉萨阳光国际酒店。
八 第八天 6月27日,拉萨停经成都飞临沂,回费县
早班飞机,拉萨贡嘎机场早上八点飞临沂,西藏航空,停经成都双流机场。昨天晚上打电话给前台准备了打包的早餐。
没有定到左边的座位,没有看到喜马拉雅山,但貌似看到了南迦巴瓦峰。
飞机上拍到雪山群。
最高峰貌似南迦巴瓦。
雪山群
青藏高原的雪山群
青藏高原的雪山群。在地面的人,看不到雪山的山尖,雪山顶部隐藏在了云彩里。飞机上看到了雪山的上部,看不到地面。
青藏高原的雪山群。
飞机经停成都双流机场,经停时间一个小时,去贵宾厅休息。
下午到临沂机场挺早的,到机场附近的小市场,取车,开车回家,到家是下午四点多。